要從國家戰略高度看待包蟲病防控
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在新疆西部農牧區包蟲病防治座談會上建議各位委員、專家學者,要站在民生和國家戰略高度就包蟲病防控建言獻策。 [詳細]
包蟲病是棘球蚴病的簡稱,是由棘球絳蟲的幼蟲寄生于人或牛羊體內引起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包蟲病主要由犬和狐貍等犬科動物傳播,分為細粒棘球蚴病、多房棘球蚴病、少節棘球蚴病和福氏棘球蚴病。我國存在由細粒棘球絳蟲的幼蟲引起的囊型包蟲?。毩<蝌什。┖投喾考蚪{蟲的幼蟲引起泡型包蟲?。ǘ喾考蝌什。?,多房棘球蚴病危害嚴重,致死率高,又被稱為“蟲癌”。人類由于誤食蟲卵而感染,如人與犬密切接觸, 其皮毛上蟲卵污染手后經口感染; 若犬糞中蟲卵污染蔬菜或水源也可造成間接感染;在干旱多風地區, 蟲卵也可隨風飄揚, 經呼吸感染。
70年代前的塞浦路斯,包蟲病在人畜間泛濫成災。1971年,“國家畜牧局”啟動防治規劃,采取家犬注冊、野犬控制(安樂死)、母犬節育、屠宰管理、宣傳教育等方式,到90年代末也有效控制了包蟲病的流行。 上述成功的防控實踐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其一、地理環境都是島國,周邊帶毒動物難以進入。 其二、政府強勢介入是以農業部門為主,或與衛生部門聯合主持為主要形式。 其三、有政府經費和法律保障。
藏區包蟲病患病率高,疫情形勢嚴峻。我國包蟲病受威脅人口數和患者數居全球首位,而藏區更是全國乃至全球包蟲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地區的西藏、四川、青海的人群包蟲病患病率高,2012年患病率依次為4.2%(4個縣數據)、1.1%、0.6%,顯著高于寧夏(0.2%)、新疆(0.1%)、內蒙古(0.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0.1%)等非青藏高原流行區。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為例,18個縣的人群包蟲病平均患病率為1.9%,患病率超過1%的縣有石渠、色達、白玉、德格、甘孜和理塘縣6個,其中石渠縣、色達縣患病率分別為12.1%和6.3%。青海省達日縣人群包蟲病患病率高達12.38%。西藏從已調查4個縣的患病情況看,包蟲病流行情況不容樂觀。